能否让中高考“无试可应”?

2023年1月6日20:00:00352

能否让中高考“无试可应”?

大数据学院编辑部

以下文章来源于陈志文观察 ,作者陈志文

能否让中高考“无试可应”?

应试教育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因是中高考考试水平化、模式化,甚至固化,让刷题训练有显著效果。如果加大命题的灵活性与变化,改变这种固化的考试形式,无试可应,谁还会去搞刷题教育?

河北廊坊,一位母亲展示了考上985高校的孩子这些年所刷的试卷,试卷码了好几排,最高直到屋顶。高出天际的试卷,是应试教育又一个生动案例,既让人震撼,也再次让我们对应试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

孩子的努力绝对值得尊重、肯定和学习,但是这样的应试行为,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反省的: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如此疯狂地应试?

能否让中高考“无试可应”?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应试教育被批评了几十年,但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被舆论“树为”应试教育典范的“衡水模式”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大行其道,很多专家义愤填膺地提出批评,但却忘记了为什么大家如此热衷“衡水模式”?为什么周边地市、石家庄,乃至北京和全国各地都有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到衡水?事实上,很多地方都有“衡水模式”的中学,甚至往往是当地的著名中学。依托衡水概念的中学教育集团,甚至成为了美国上市公司。其实放眼全国,哪个地方,哪个中学不存在应试?区别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就如不能指责这位努力的同学一样,我们也不宜简单地批评指责某个中学。即便是关闭或消灭了某个中学,就能解决应试教育问题吗?显然不是。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从个人到学校,到地方政府,为什么大家热衷于这么做。只有把这些推动因素解决了,才能达到遏制应试教育的效果。

应试教育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之一是文化的因素。中国人对子女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更为重视,而追求的方式则极为功利。中国考生“一视同仁”地对待着各种考试,不仅是中国的高考,对于美国、英国的“高考”也一样。当中国人有钱了,出国留学常态化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高考”就全面沦陷,被我们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托福、雅思、GRE、SAT、ACT保分班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了专业代考公司。

同样,伴随中国移民的增多,旧金山、纽约、多伦多的唐人街兴起了一个又一个围绕当地中、高考的辅导班、奥数班。2019年,学而思在旧金山举办了第一个海外分校,而核心培训内容就是小学生奥数。2022年,面对“双减”的大环境,好未来明确业务重点转向海外,主攻海外的华人子弟。

能否让中高考“无试可应”?

△位于纽约法拉盛的学术补习中心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有华人,或者说有东亚人群的地方,就有丰富发达的培训班,就有发达的应试训练。其实不止国内深受应试教育之困,遇到华人为代表的亚裔,其他国家也一样。

近年纽约中考改革,核心的目的就是降低亚裔在9所特许高中的占比。纽约9所特许高中,入学主要看成绩,于是以华裔为代表的亚裔占比高达60%以上,引起当地其他族群的反对。新任纽约教育局长认为这是极不公平的,当地非亚裔族群在攻击这一招生政策时,讲的理由之一就是“华裔有钱,都上辅导班,这就等于是作弊”。这一看法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错位对话,但至少反映出应试文化在华裔身上是根深蒂固的。

显然,文化是一个短期解决不了的问题,更多人把批评的矛头直指评价,即以高考为代表的唯分数评价的导向问题。

那么,我们不唯分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不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吗?理论上当然可以有效引导,但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解决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中的公平公正问题。诚信的缺失,对公平公正的质疑担忧,是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实施最大的困难。

日前媒体披露,河南某培训机构负责人毛某找到甘肃张掖市体育局某科长代某,先后为207人办理了二级运动员身份以获得高考加分,每人收取了1.5-3万的费用。后查明,代某先后为574人违规办理了二级运动员身份。

能否让中高考“无试可应”?

加分政策实际上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在文化课成绩基础上,把学生的体育特长、科技特长、学生干部荣誉等折算为分数,以扭转唯文化课成绩评价的不合理。但遗憾的是,这些非文化课成绩的评价,往往都有着很高的舞弊风险,于是人人喊打。教育部近10年来不遗余力地压缩各种加分项目,以确保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因也在于此。

2020年,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思路,而此前在2014年启动的高考改革中,也系统性地提出了这一改革思路。但遗憾的是,8年过去,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在高考改革中成为“一参考”,除上海等个别地方外,基本都只是极小范围尝试,无法大面积推广,核心原因还是诚信问题导致的对公平公正的忧虑。

在科学评价与公平之间,老百姓毫无疑问地选择了公平,或者说简单的分数公平,让政策没有任何腾挪的空间。2003年启动的自主招生,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但也一直备受公平公正的质疑,2020年彻底废止。

缺乏诚信打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大概率就只能停留在文件和理论中。但诚信的建立何其久也,这本质也是一个文化的问题,不简单是一个诚信体系建设问题,短期解决的可能性也不大。

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

并不是。破局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可能就是让高考中考“无试可应”!即中高考命题去模式化,更加灵活多变。就如80年代的高考,前一年的高考题和这一年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甚至基本上都不相同,没有任何模式路径可循。这样,就能达到无题可刷、无试可应的效果。

目前的中高考命题,迫于种种外部舆论压力,尤其是对于平稳的追求等种种原因,越来越趋于水平化、模式化,甚至固化。第一道题考什么知识点,题型是什么,第二道题考什么知识点,题型是什么,基本不变。比如近10年,无论是北京卷、全国卷、还是江苏卷,高考数学第一道题雷打不动考集合,题型也是雷打不动的选择题。不仅是数学,其他学科也类似。

在这种考试模式下,无论学生,老师,但凡智力正常的,其实基本都知道高考要考什么,于是,在功利文化的推动下,中学的教学最后就变成了教解题,学生学习更多就变成了刷题。考题一旦固化,刷题教育往往就会生效,甚至是有奇效。

能否让中高考“无试可应”?

△河北衡水二中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现场(闫楠/东方ic)

记得10余年前,因为一场夸张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我注意到了衡水某中学。此时该中学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仅有4、5个。但10余年下来,这个处处以衡水中学为榜样的中学,据说考上清北的人数已经快速逼近著名的衡水中学(网上消息已经达到了100人左右)。很显然,高强度应试训练是有奇效的,这是大家热衷追随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原因。

也因此,2020年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方案中,要求中高考“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换句话说,就是让考试变一下,去模式化、固化,让考试无试可应。一旦没有模式可循,大家就必须回归课堂,回归学习本身,而不是一味刷题。这本身是一个完全可行的技术性改革,对应试教育的遏制会有快速的效应,但遗憾的是,似乎也不容易。

2022年高考命题应该说在这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在命题形式上强调灵活性,力图去模式化、固化,以破解机械刷题。但遗憾的是,这次命题改革却带来了一片指责声,从学生到老师都在喊难。本质上讲,是大家不适应了,而不是变难了,更不是超纲了。

在这片批评声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批评声。与往年以学生喊难为主不同,今年是大量的教师喊难。“其实是老师都习惯了刷题教育,对于这种变化,首先是老师不适应了,指责难也就变成了老师最合理的借口”,一位地方考试院命题负责人这样评价道。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一次座谈会上,我建议让高考所考核的知识点与题型重复不超过30%,以达到彻底去固化、模式化,破解应试教育时,一个老师反问我说:陈老师,您说的办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我们一线教师怎么教啊?

显然,老师们已经完全被应试固化了,已经不习惯不刷题的教育了。

能否让中高考“无试可应”?

在文化问题很难短期得到解决的背景下,在短期还不能解决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背景下,改变命题本身,加大变化与灵活性,去固化,是遏制应试教育最有效的路径。但是,喊难的舆论已经对命题内容改革造成了一些干扰,这也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定力去面对。如果定力不够,不能正确看待这种舆论压力,甚至追求考生分数的获得感,反回来作用于命题人,高考命题就只好再缩回去,回到大家习惯的老路上去,继续固化,大家继续应试,继续刷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前置到高质量发展之后,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教育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提出了急迫的战略要求: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人才。如果我们在中、高考中不能大胆地去模式化,一味迁就于给考生分数的获得感,仍然以刷题教育去选拔人才,用固化的考试引导基础教育,恐怕是无法交代的!

网上报名
  •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354383606@qq.com删除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zxbmw.cn/?p=1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