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这33个必考又易错的知识点有哪些,还不快记下来!

2023年8月24日20:00:06227

高中历史 | 这33个必考又易错的知识点有哪些,还不快记下来!

大数据学院编辑部

高中历史 | 这33个必考又易错的知识点有哪些,还不快记下来!

易错点1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不是历史的倒退

东汉末年,其统治实际上已经瓦解,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分裂。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

易错点2 江南的开发不等于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

东晋与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南方经济所占比重开始上升,但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只是出现了向南转移的趋势。

易错点3 唐朝时西藏、新疆、蒙古、东北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不一样

唐朝与西藏和亲反映的是两个政权之间的友好往来关系,不是从属关系。直到元朝,西藏才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唐朝时,除西藏外,其他地区已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只是管理的方式不同。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管控更严格,直接设管理机构,中央派出官吏管理;而蒙古和东北地区任用当地贵族管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较弱。

易错点4 科举制不是隋朝以后唯一选官方式

隋朝以后,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恩荫制度、举荐制度、破格提拔等方式在选官中起着辅助的作用。

易错点5 唐朝“三教并行”并未动摇儒学正统地位

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唐代出现了“三教并行”的局面,但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只是体现了三教融合、并存的特点。

易错点6 宋朝的分权措施,既强化了专制集权,也影响了行政效率

宋代对相权进行分割,限制武将,削弱地方物质基础,有效地加强了专制集权。但制度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导致因循守旧,降低了行政效率。

易错点7 宋与少数民族政权间有战有和,战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宋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争带来了破坏和灾难,但和平局面对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值得我们关注和肯定。包括“岁币”“岁赐”,从当时看虽然加重了民众负担,但从长远看是有利于历史进步和民族交融的。

易错点8 行省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管理机构,同时具备中央和地方双重属性

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权力大而不专。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

易错点9 理学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来规范社会秩序

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齐治平的功能论,都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来指导人们的实践,对社会秩序进行规范。

易错点10 内阁的权威根源于皇帝

内阁不是国家正式的机构,其权威得益于皇帝的信任。内阁首辅的权重威盛,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

易错点11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时有松动

国家政策的调整都是根据国家统治的需要进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在特定时期和条件下都曾松动过。

易错点12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依然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只是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批判君主专制,但并没有发展形成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体系,而是对传统儒学的批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当时的思想主流仍然是理学。

易错点13 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协定关税最能体现这一目的

禁烟运动只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为西方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开放通商口岸侵犯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但真正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协定关税条款。

易错点14 开眼看世界的目的是巩固清政府统治

在民族危机之下,林则徐等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但他们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并不是要改变社会制度。

易错点15 准确区分反侵略反封建和反帝反封建

近代中国人民承担的双重革命任务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前,中国人民承担的双重任务叫作反侵略反封建。从中国近代史来看,以《马关条约》的签署为划分节点。

易错点16 “东南互保”昭示着中央权威的式微

“东南互保”表明中央政府的权威下降,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但并不意味着中央丧失对地方的控制。

高中历史 | 这33个必考又易错的知识点有哪些,还不快记下来!

这33个必考又易错的知识点有哪些

易错点17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推翻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未推翻封建制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

易错点18 多角度认识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充分说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异常顽固。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易错点19 一战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发展迅速。一战以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萧条。

易错点20 新文化运动的阶段性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成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易错点21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革命任务是一致的。二者的根本不同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易错点22 中共一大和二大的纲领

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建党初期并未真正认清中国国情。1922年7月,中共二大针对中国国情,正确认识到 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易错点23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国民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革命的旗帜,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易错点24 “左”倾与右倾

1.“左”倾:指的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

2.右倾:指的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3.二者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易错点25  民族矛盾地位的变化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易错点26 正确区分国共两党抗战与全民族抗战

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抗战,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

易错点2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没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还没有完全废除,国民党残余还没有完全消灭,西藏等地区还没有完全解放。

易错点28 1949-1956年中国社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易错点29 准确地理解“一边倒”

“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们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易错点30 辨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

2.“大跃进”错在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错在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

易错点31 准确理解“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并非都是主体。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

易错点32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

港澳问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而解决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两岸平等协商,属国家内部事务问题。

高中历史 | 这33个必考又易错的知识点有哪些,还不快记下来!

易错点33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节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

这33个必考又易错的知识点有哪些就分享到这里,我们提醒:2023年未被录取的初三、高三同学,多多关注职校信息网,及时填写个人信息。我们有专业的升学规划指导老师一对一免费协助同学们选择学校。

福利:2024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免费获取学科资源网部分学习资源(网址https://www.yingyanwk.com)。

来源 | 内容来源于网络信息综合整理。(声明:“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网上报名
  •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354383606@qq.com删除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zxbmw.cn/?p=2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