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没出路?中国有哪些专业是严重饱和的(这21个大学专业严重饱和!多类专业将停招)
大数据学院编辑部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关于做好2024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新增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通知对2024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新增具体专业及方向给予了指导,强调对于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60%、对口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50%的专业,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撤销。
同时,通知明确:严控就业率低、需求饱和等专业的新增。
一起来看看中国有哪些专业是严重饱和的:
1.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60%、对口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50%的专业,除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专业外,学校一般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撤销。
2.坚决避免“大而全”,对部分短期增幅较大的专业要持续加强引导调控,对设置门槛较低、非急需紧缺、非新兴领域、存量布点较大的专业,应减少设置。
3.对《专业设置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布点多、规模大、需求饱和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从严控制新增。教育类专业原则上不再新设。
4.设置医学类、公安司法类专业,由省教育厅统一征求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设置意见,除医学类、司法类专科院校外,暂不再新增医药卫生大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除外)、公安与司法大类的国控专业及护理类专业。
5.相关学校应严格控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专业招生规模。不得以设置专业方向、变更专业定位等方式违规开设国控专业。
近年来,高校专业被撤销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河南在2020年便发文指出,力争到2025年,将现有本科专业数量削减10%左右,停招、撤销300个左右。安徽提出,到2025年停招撤销本专科专业点1400个。
日前,四川、江西、福建等多地也相继发文,优化本科专业设置,完善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
淘汰、停招、退出、撤销、预警......每一次高校学科专业的重大调整,都会成为高考考生和家长的志愿填报风向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专业会面临停招、撤销的局面?
注:文内数据均来源于教育部,为手动整理,如有出入,请以官方公布为准。
就业、培养、招生,缺一不可
专业撤销原因千差万别,但生源不理想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是多数专业被撤销的重要因素。
根据各省市相关文件,专业质量的“红线”往往体现在毕业去向落实率、人才培养质量等各个环节。
01
毕业去向落实率<50%
各省市对于专业招生计划的动态调整,最常见的莫过于毕业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
江西省在《关于做好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对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黄牌提示,相应扣减高校招生计划;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红牌警示,责令其停止招生。
四川省同样严守毕业去向落实率50%的红线,但在年限上稍有放宽。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两年低于50%的专业点实行黄牌提示,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三年低于50%的专业点实行红牌提示。同时,建立就业末位专业淘汰制度,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末位的专业实行限期整改、调减招生计划或停招。
02
论文抽检问题较多
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不合格,不仅学生自己的学位堪忧,学生所在专业点也可能被裁撤。
江西省在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对连续3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存在问题较多的专业点,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责令其暂停招生,或报请省学位委员会撤销其学士学位授权点。
而同样的要求,亦出现在四川、浙江、山东、安徽、福建等省市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之中。如《福建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对有“存在问题毕业论文”的专业,下一年度抽检比例提高50%;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毕业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高校,将予以通报,减少相关专业不低于10%的招生计划,并进行质量约谈,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连续3年抽检存在问题较多的本科专业,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视为不能保证培养质量,将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其暂停招生或撤销其学士学位授权点。
可以说,作为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重要标准,本科生的论文质量直接攸关专业存亡。
03
警惕“过热”“过冷”
除了专业点自身在就业去向、人才培养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专业“过热”或者“过冷”都有可能停止增设。
江西省提出严格新增专业设置条件,严控申报全省布点数超过15个的专业(急需紧缺专业除外),避免大量重复设置“过热”专业。同时,除符合国家战略与特殊行业需求、冷门“绝学”和新办的专业之外,高校对录取调剂率或转专业率超过该专业当年招生总数60%的专业,原则上应减少其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
福建省则提出,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的专业要从严控制,原则上专业布点数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50%的本科专业不再增设。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给出的专业布点数超过全省本科高校数50%的本科专业名单,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都在严控之列 。
(图源福建省教育厅)
即使是新增专业,各省市也秉持审慎的态度。江西省提出严格控制招生专业规模,如原则上在校生不足15000人的,招生专业控制在40个以内,除新建或转设高校外,原则上每年每所高校申请增设专业数不超过3个,鼓励通过“退一进一”方法增设专业;四川省还将建立新设专业检查评估制度,在新设专业招生的次年和毕业学年组织实施专业评估,评估结论作为新设专业继续招生、暂停招生的依据。
改革大刀阔斧,前所未有
据教育部数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从具体专业上看,曾经热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近六年被撤销的本科专业名单中,高居榜首。根据《光明日报》报道,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需求,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1%,2020年比2019年又下降了37%。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减少,导致该专业就业率降低,而高校考虑到发展需求,纷纷选择撤销该专业。
而更多的高校,以大刀阔斧的行动、壮士断腕的决心,调结构、强效能、提质量,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
2021年春,四川农业大学发布重磅通知:停招专业13个,涉及13个学院。至今,学校已将91个专业调整到76个,停招政治学与行政学、包装工程等就业率偏低的专业,新增智慧农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
西华大学从2021年至今,一共停招了21个本科专业。学校教务处处长蒋珍菊告诉记者,学校制定《西华大学本科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管理办法》,通过每年持续开展专业综合评价,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今年,西华大学新增“增材制造工程”专业,以填补3D打印人才方面的匮乏。
东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汪旭晖教授分析,“有些专业被撤销是因为它们明显偏离了学校的办学定位或者游离于学校主体学科群建设体系之外,从而导致其办学水平低,缺乏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现阶段,可以预见,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的速度和力度还将继续加快。
需要警惕的是,无论是新设专业还是撤销专业,都应回归理性,从学科发展规律和专业视角出发,围绕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社会需求等综合考虑,开展专业设置和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中国有哪些专业是严重饱和的就分享到这里,2024年毕业的初高三同学,多多关注职校信息网,及时填写个人信息。我们有专业的升学规划指导老师一对一免费协助同学们选报学校。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福利:2024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免费获取学科资源网部分学习资源(网址https://www.yingyanwk.com)。
来源 | 内容来源于网络信息综合整理。(声明:“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