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故事中有许多鼓励人们读书的故事,这反映了古时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也努力追求知识的精神。中国人自古就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朝皇帝赵恒也曾写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代中国社会把人分为“士农工商”,士就是通过读书成为统治阶层官员的人。因此,古代中国重视教育,希望人们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地位。统治者也通过控制人们的教育,来吸引他们加入统治集团,这也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
在过去,我们学过《凿壁偷光》,故事描述了匡衡家中没有油灯蜡烛,便在自己家和富人邻居家之间的墙上凿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灯光读书的情节。然而,这个故事难以经受推敲,因为那么大的一个洞,富人邻居怎么可能不会发现呢?
福利:2024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免费获取学科资源网部分学习资源(网址https://www.yingyanwk.com)。
客服连接:shen1318387
今天我们所阅读的这篇《囊萤夜读》,实际上是一篇充满毒鸡汤的谎言,试图劝说人们读书。
他努力勤奋,博学多才。家境贫困,常常没有油灯,夏天就用几十只萤火虫放在袋子里照明读书,连夜学习。
晋朝的车胤是一个谨慎勤劳、知识渊博的人,尽管家境贫寒,无法经常得到灯油,但夏天的夜晚,他用白绢制作了透光的袋子,装上几十只萤火虫,让它们为他照亮书本,从而夜以继日地学习。
“”连囊“”指的是白色绢子做的袋子。既然家道贫寒,家里怎么会有绢子给他做成盛萤火虫的袋子呢?而且,仅凭几十个萤火虫发出的光不足以提供他读书所需的亮度。
在中国,萤火虫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广泛流传的萤火虫起源说之一是“腐草为萤”,据《礼记·月令》记载:温风开始吹拂,蟋蟀在墙上鸣叫,鹰仿效它学习捕捉猎物,腐草变成了萤火虫。
古人认为,生在潮湿的地面上草类等植物,在腐败了之后,会变成萤火虫。这种观念来源于古代人们经常能够看到萤火虫在草丛中飞翔,因此他们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然而,这种说法是古人的主观臆想,并没有科学依据。
古人对萤火虫的赞美之词不胜枚举,譬如:“满月下渔家灯,孤萤一点闪”、“银烛映秋光,轻纱搏流萤”、“今夜腐草无灿火,千秋垂柳有暮鸦”等等。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令狐冲跟仪琳讲自己给小师妹岳灵珊抓萤火虫的故事:“令狐冲微微一笑,说道:“小师妹说:‘萤火虫飞来飞去,扑在脸上身上,那可讨厌死了。有了,我去缝些纱布袋儿,把萤火虫装在里面。’就这么,她缝袋子,我捉飞萤,忙了整整一天一晚,可惜只看得一晚,第二晚萤火虫全都死了。”仪琳听后深深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几百只萤火虫,都给害死了?真是太可惜了。”
北京有一句俏皮话,“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点亮”。这是一种幽默风趣的说法,实际上萤火虫会发光是因为它的生理结构。萤火虫的腹部末端内充满了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与氧气相互作用后会使其腹部发出微弱的亮光,一闪一闪的。不同品种的萤火虫发光的频率、亮度、方式和颜色都各异。而萤火虫发出的亮光对自身的生存也有作用,可以用于发送信号、求偶、警戒和诱捕等。
有实验表明,当雌性萤火虫发出光亮的信号后,人工模拟两秒钟的光亮后,雄虫也会受到诱导而飞向光源。另一种萤火虫则表现出雌虫能够以一定时间间隔发射“亮-灭,亮-灭”的信号,当雄虫接收到这种灯光信号后,会立刻作出回应,以“亮-灭,亮-灭”的方式回应。一旦信息传达了,它们就会飞到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夜晚。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叫做“映雪读书”,讲述了晋代孙康京兆人的故事。他家境贫寒,常常在冬天用雪映着月光读书。这个故事和凿壁偷光、囊萤夜读一样充满了勤奋和求知的精神。然而,有人认为这些故事是虚构的,比如为什么孙康不直接利用月光来读书呢?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都充斥着谎言?尽管初衷是好的,但是否有必要用欺骗和谎言去达到目的呢?这是一个很奇怪,也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