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答案

2024年4月15日18:13:53229

唐太宗李世民与突厥的渭水之盟并非称臣,而是结盟,双方以兄弟相称,并未向突厥称臣。唐高祖李渊才是向突厥称臣的。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提到唐高祖李渊曾向突厥称臣,他认为此举是李世民谋划的。

这件事在史书中有记载,历史书中没有提到“称臣”这个词,只是说唐高祖依靠突厥。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答案

福利:2024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免费获取学科资源网部分学习资源(网址https://www.yingyanwk.com)。

在《旧唐书 列传 卷一百四十四》中,记载了太原起义的相关情况。李渊遣使前往始毕那里聘请援军,始毕献出了一千匹马,并派遣了两千骑兵前来助战。李渊即位后对始毕进行了赏赐,但始毕因功劳而骄横自大,频繁派使者到长安,行为嚣张。然而,由于中原未定,李渊对他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而在《资治通鉴 隋纪八》中,记录了突厥向李渊献马的情况。突厥派来柱国康鞘利等送马千匹,为了换取贸易,并答应发兵护送李渊进入中原,而具体的数量则由李渊自行决定。在丁酉年,李渊接见了康鞘利等人,虽然礼貌周到,但表现出对突厥的足够尊敬,赠送了丰厚的礼物。

希望这样的改写满足你的需求。

李渊

在隋朝时期,突厥向隋朝称臣。公元615年,隋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领大军围困在雁门,从此突厥开始看轻中原。

隋朝晚期,天下大乱,中原地区混战不断。在这混乱的局势中,突厥部族得以强大起来,占领了整个北方草原,并开始不屑一顾地对待中原政权。

《旧唐书 列传 卷一百四十四》记载了他们家族的强大,东至契丹、室韦,西至吐谷浑、高昌等国,都是他们的臣属。他们控制着超过百万的弓箭手,是北方民族中前所未有的强大势力。他们骄视阴山,怀有征服中原的雄心壮志。

《隋书 列传 卷四十九》中提到了薛举、窦建德、王世充、 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人,他们纵然有过僭越的行为,但都向北面称臣,接受了可汗的封号。使者们相互往来,互相致意于路途之间。

隋末时期,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起义军和割据势力都曾历史明确记录为效忠于突厥,接受突厥可汗的统御。

在隋朝灭亡后,许多地方的割据势力纷纷向突厥汗国称臣。

在当时的形势下,李渊在太原发动起义,并没有比薛举、窦建德、王世充等人拥有更强大的力量,甚至还有所不如。由此可见,李渊向突厥请求支援,实际上可以解释为是在向外族臣服,正如陈寅恪所指出的那样。

李渊向突厥请降是因为在隋朝的覆灭后,唐朝建立初期正值天下纷乱,突厥势力强大。为了稳定边疆局势和获取突厥的支持,李渊向突厥表示臣服,并与之达成了一些协议和条约。

这是基于现实政治形势制定的战略,李渊发动起义后确立的战略是:乘势攻入中原,号召天下。

李渊本人率领李建成、李世民及唐军主力从太原南下,经河东,渡过黄河,攻取函谷关,最后再攻取长安,这是唐朝的既定战略,而留下来守太原的是李渊的四子李元吉。

那么很现实的问题来了,如果李渊离开了太原,那么太原会不会被其他势力所攻取呢?

李渊和李世民最为担忧的是突厥的势力。在李渊发动起义后的短短时间里,数万突厥大军就开始进攻晋阳,这让他们非常担心。为了应对突厥的进攻,李渊采取了空城计,成功吓退了突厥军队。在此期间,他还斩杀了不服从自己命令的副手王威和高群雅。

李渊率军离开太原,向长安进发,担心突厥会趁机袭击后方。

李渊对突厥的威胁感到十分现实,周边的割据势力也全都屈服于突厥。为了保住太原,他唯一的选择是向突厥称臣,以此换取突厥不对太原发动攻击。

在突厥的支持下,李渊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向周边的割据势力展示实力,以警示它们不要攻打太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资治通鉴》的《隋纪八》中,记载了刘文静劝说李渊与突厥结盟,以获取他们的士兵和马匹来增强自己的军势。李渊采纳了这个建议,亲自写信向突厥求援,表达卑躬屈膝之意,诚挚地表示愿意和他们结盟。

李渊亲自给突厥始毕可汗写信,言辞非常恭敬。尽管史官运用了春秋笔法,并没有直接写李渊向其称臣,但从实际情况及描述来看,可以看出这是在向突厥始毕可汗表示屈从。

唐朝与突厥的联系始于李渊写给突厥可汗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李渊表达了对突厥可汗的尊敬和友好,并提出建立和平邻好关系的愿望。他还表示愿意派遣使者前往突厥,进行友好往来和贸易往来,以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封信成为了唐朝与突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起点,并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

我想以盛大的方式发动义兵,前往南方迎接隋朝皇帝,并重新与突厥和亲,如同开皇年间那样。如果您(指始毕可汗)愿意与我一同南下,希望能够不侵犯百姓,只是求和亲之道,那么您可以享受财富。这些计划请您自行斟酌。

李渊积极派遣使者前往突厥的大营。

始毕可汗收到信件很高兴,但他不同意李渊迎接隋炀帝,而是让李渊自己称帝,并接受突厥的封号和旗帜。李渊起初不同意,后在裴寂、刘文静等人的劝说下接受了这一提议。

随后,双方开始频繁派遣使者往来,李渊派刘文静出使突厥,而突厥则派出柱国康鞘利前往李渊的国家。双方还就突厥派兵支援李渊进入关中地区展开了军事合作的协商。

李渊得到了500名骑兵和2000匹战马的突厥支援。突厥的支持让他得以树立一面旗帜,与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等势力并肩作战,成为突厥的臣属之一。

李渊的对待突厥并不是绝对的顺从,也不是毫无原则。他并不盲目地迁就突厥,而是保持一种近而远之的态度。李渊不希望突厥干涉他的事业,因此暂时可以让太原保持安宁,但并不打算让突厥影响自己的计划。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答案

突厥派兵支持李渊攻打长安,这一举动实质上是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并在战争中获得更多的影响力。

李渊在占领长安后,收到了突厥派出的使者,他们态度傲慢无礼。然而,李渊仍保持从容应对。李渊登基称帝后,对突厥给予了相当的赏赐。那时的李唐政权虽然已经建都长安,但仍未稳固,依然需要突厥的支持,即使这种支持可能是貌合神离的。

然而,尽管突厥在与李唐之间的协议中表现出反复无常的特点,但在618年时,他们计划与薛举、梁师都一起攻打长安,却因始毕可汗去世而中止了行动。

李渊在始毕可汗去世后,也进行了朝廷的哀悼,并派遣使者前去吊唁。颉利可汗继位后,支持梁师都和刘武周南下进攻李唐。在619年,得到突厥的支持,刘武周派宋金刚进攻李唐将领李元吉镇守的太原。李元吉被迫放弃太原城逃走,而李世民后来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才最终击败宋金刚,夺回太原。

李唐统一中原后,不再向突厥称臣。

在唐朝统一战争取得胜利之后,李渊对突厥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李世民俘虏窦建德、收降王世充后,李渊开始对待突厥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他表示:

天下尚未统一,我们要对待敌国以缓解边境压力。但现在他们违约,我将要果断打击,不容许再容忍。

过去我一直在努力维护和平,对突厥人也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以维护边境稳定。但现在他们违背了协议,我决定要坚决打击他们,绝不手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渊臣服于突厥可能只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在李渊实力较弱时,与强大的突厥结盟可以为自己谋取利益。然而,一旦李渊的势力变得强大起来,就可能会与突厥决裂,这或许只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而在李唐击败窦建德与王世充之后,基本上统一了华夏,李唐已经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了。

网上报名
  •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354383606@qq.com删除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zxbmw.cn/?p=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