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2023年7月13日20:00:59494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大数据学院编辑部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近日,学者颜宁分享了她在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中提出的问题,不无遗憾地表示20多位同学中并没有让她眼前一亮的回答。

附颜宁微博全文:

最近参加了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能进入这一轮面试的基本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所能招到的资质最好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了。在常规问答之外,我问了几乎所有人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20多位同学,却没有一位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被我吓到的同学们也不用怕,颜老师从做助教开始的习惯就是问最刁钻的问题,打最高的分数;前者是逼着人去思考;后者么,我一直认为考上大学以后,分数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我问的问题是: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 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也许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非典型、面试太紧张,近一半的同学诚实地表示现阶段还没想过这种问题、一时半会想不出(非常感谢你们的诚恳,这也是很好的答案);有的同学讲的是文献里特别具体的小问题;有的同学泛泛说一些感兴趣的领域,但当问起哪些实验室是此方向时,却又一脸茫然……

这些同学的课业成绩都很高,否则也进不了面试;甚至有些同学发表过不止一篇学术论文了(但除了其中一位以外,随便问一个论文中涉及到的实验细节,却又讲不大清楚……)

我反思了一下是不是针对本科生问这个问题太早了,但总期待着有一两位同学能脑洞大开地讲讲—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真的就没有让人发自内心想钻研的么?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过去几个

月与年轻PI们聊天最常说到的主题之一:你们有这么好的起点和支撑条件,一定要dream big & aim high!没必要只到文献里寻找你的科学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大多已经不是真正原创的了;也不要总是循着你之前PhD或博后实验室的方向、套路走下去;不给自己设限制条件地到大自然里、临床中、社会上去观察,你会发现时时处处都有好问题。

人类的知识才多一点儿啊,那么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呢;过去几年十几年的科研训练给你的是能力、是武器、是科学方法,做了PI,天高任鸟飞,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值得你和团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这其实也是说给自己的。共勉

微博发出后,引起了很多人共鸣。截至7月12日14时,颜宁的这条微博已经获得1021条留言和1.2万次点赞。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这里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言:

大多数人表示,目前,读研读博最先考虑的还是生存问题。比起畅想10年后的研究领域,更愿意想当前该怎样发一篇高分文章。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有人表达了对这些学生的理解: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有人认为,虽然学生们的答案不够理想,但这个问题本身很有价值: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有人感慨现实的无奈: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也有人坚定地朝着理想前行: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令人欣喜的是,7月10日上午,颜宁再次转发这条微博表示,“一大早收到一封邮件,顿生‘世另我’之感。”评论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有深度、有思考的留言,有网友表示,“观点碰撞时的惺惺相惜是非常美好的瞬间。”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从“钱学森之问”到“颜宁之问”

200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与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感慨:“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后来,这段话被演绎成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广受关注。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颜宁教授这次的提问,以及学生和网友的回答,再次将“钱学森之问”抛到了我们面前。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当前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渴望和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驱动和创新人才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之问”和“颜宁之问”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说“钱学森之问”是向环境发问、向体制、机制发问,那么,“颜宁之问”更多地是在“向内发问”——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 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什么意思呢?当你已经拥有了科研所需的所有资源——人、财、物和大把的时间,你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大家感慨的、吐槽的、抱怨的环境问题、限制条件都不存在了,你想做什么?这是一个“向内看”的问题,是叩问自己科研初心的问题,是关于梦想的问题,也是关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问题。

就像那句大家常说的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诚然,现实不尽如人意,但任何梦想的实现都是从现实的土壤中生发出来,并开花结果的。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正是因为现实的不完美、不如意,才催生了改变的愿望,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成就了一个个熠熠发光的灵魂和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

《道德经》有言:“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的运行,正因为它的不充盈、不完满,所以才能够去除旧的而发展新的。因此,外在环境的不完满、不确定是永恒存在的真相和常态,与其抱怨和不满,倒不如将它看作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从中找到与自己的内在生命联结的真实问题,回归本心,关注现实,将自己的初心与梦想根植在现实的土壤上,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将理想照进现实。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

如何发现好的研究问题?

回到科研初心,如何发现好的研究问题?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公众号“社氏有声”曾做过一期“发现好的研究问题”的谈话栏目,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老师们一起来聊何为好的研究问题,以及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好的研究方向。

我们一起来听听几位老师的回答。

王非: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开设人格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心理学史等课程。

“生活观察、文献梳理、灵感这三者不是互斥的关系,实际上前二者都需要灵感,或者说敏锐的洞察力的参与。生活观察和文献梳理本身都是重要的研究想法来源,但它们也不是彼此独立的。来自生活的观察一定要转换成用学术概念表述成的学术问题,才能对学科有所贡献。许多同学在这一点上经常会陷入误区,让自己的思考止于生活观察,没有升华到真正的学术层面。”

靳卫萍: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所副教授。开设经济学原理等课程。

“在中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能找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背后的道理,规律就非常有意思。上课,跟导师思路,多阅读些有厚重感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政治的社科类书籍,思考发生的一些现实性问题,加上社科专业同学之间的交叉,还是能够找到思想的火花的。”

晋军: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开设社会学的想象力等课程。

“要提出好的问题就要在别人觉得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意料之外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杜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开设西方社会学思想史等课程。

“我觉得一个好的问题必须是一个真的问题,不是为别人寻找答案,而是为自己寻找答案,就是我真的特别想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觉得一个真的问题,是能让人顾不上吃饭也要想明白的问题。所以希望大家的问题不是来自于知网检索,如果自己都没有很执着地想知道答案,那这研究做起来恐怕是相当困难。”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好问题?

我们会发现,一个好的研究问题,首先必须得是一个好的问题。前面的老师们提到了一些发现好问题的重要路径,包括:生活观察、文献梳理、系统化思考、灵感、想象……

所有这些的背后,是我们对现实的关切、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我们能提出一个好问题,我们离好答案已经不远了。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最重要且最困难的工作并不是找到正确答案,而是发现正确的问题。”每一个事后被证明伟大的答案,往往都起源于一个绝妙的问题。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美国学者、麻省理工学院领导力与创新高级讲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赫尔·葛瑞格森在他的著作《问题即答案:解决棘手问题的突破性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催化性问题”这一概念,他在采访了包括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总裁埃德·卡特姆等在内的200多位顶尖创新人才之后,将能够激发和推动创新突破的好问题命名为“催化性问题”,意思是,这些问题就像化学反应里的催化剂一样。一旦找到和提出了这些问题,创新就像有了“催化剂”一样,可以跨过漫长的等待周期,跃然呈现于你的眼前。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一个“催化性”问题呢?

1. 能消除障碍,引导新方向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揭示“未知的未知”来发掘创意,或者我们认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那么我们就在进行价值判断。这时,最好的问题就是那些能够激发想象力、促进改革的问题。

2. 能破拆思维定势的高墙,重塑答案框架

还有些问题可以打破禁锢人们思维的壁垒。它们会消除思维中的某些“固有模式”,打开新的探索之门。我们通常称之为“重塑框架”。

致力于创意和创新研究写作的斯坦福大学教授蒂娜·齐莉格便是“重塑框架”的大力倡导者。她提出:“所有问题都可以决定答案的框架,而改变了框架就会大大改变答案出现的大致范围。”

如何提出一个好的“催化性问题”?

如何提出一个好的“催化性问题”?赫尔·葛瑞格森教授在书中给了我们大量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和启发。这里简单介绍3个方法。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颜宁之问”,问住了谁)?

一、营造安全的“不安全空间”,并为错误欢呼雀跃

营造一种安全的、相对不确定的环境,以便自己保持提问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同时,既然是不确定的环境,就难免犯错,要敢于犯错并找到错误,让错误变得清晰可见,并不断从错误中学习改进。

作者平时接触过很多善于提问的创意人士。他发现,这些朋友都喜欢给自己创造一个不确定的环境,让自己不断犯错。当然,这些错误不会造成多么大的伤害,比如参加一门舞蹈课,感受一下自己的四肢是多么的不协调。再比如,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专门体验当地复杂的路线,训练应变的技能。养成这些小习惯,才能够一直保持好奇心,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

二、突破固定思维,找到能够帮助你识别错误的人

创新需要突破固定思维,但极少数人能做到通过自己的反思,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和局限,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因此,我们需要周围人的帮助,需要不同的声音来引导我们提出问题,质疑自己,走出误区。因此,我们要找到并珍惜那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错误的人,尤其是面对同样的问题,能够提出不同思路和看法的人。

作者在书中提到,有一项来自美国的电话电报公司的实验,他们想要调查公司里最有创造力的人身上到底有什么特点。结果证明,这些人其实没有什么共同的宗教信仰,教育背景也不突出,肤色、家庭方面更找不出什么共性。他们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基本都和一个叫做哈利·尼奎斯特的人吃过饭。他们发现,这个人思维特别活跃,特别爱提出问题,还能引导别人发现问题,纠正误区。

三、组织“问题风暴”

什么是“问题风暴”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提出问题,而不是寻找答案。

组织一场成功的“问题风暴”,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必须告诉大家,我们做的是“问题风暴”,因此,只允许贡献问题,不能提出解决方案。

2、除了提问之外,不能说任何多余的废话,也不要做多余的解释。整个过程只聚焦于“提问”。

“问题”(question) 中包含一个非常美妙的词:“ 探索”(quest)。我太喜欢这个词了。

——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

愿我们永葆探索热情,在提出并解答真问题、好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颜宁解决了什么难题分享到这里,在祝福高三毕业生的同时,一些地方中考生的录取工作也基本结束了。我们也再一次提醒:2023年毕业的初三学生,可以多多关注职校信息网,及时填写个人信息。我们有专业的升学规划指导老师一对一免费协助同学们填报学校志愿,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考个好成绩,都能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录取。

来源 |本文为中国教育在线原创作品。(声明:“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作者:黄卓

资料及素材来源:

颜宁微博、慕格学术、得到听书《问题即答案:解决棘手问题的突破性方法》等。

网上报名
  •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354383606@qq.com删除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zxbmw.cn/?p=2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