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教育孩子那么心累(学校教育孩子的是什么)?
大数据学院编辑部
我们的教育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学生学得这么累?又要推动教育往哪个方向去?本文与你分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的观察与解读学校教育孩子的是什么。
01
教育已远离了其自身的功能
这个话题与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有极大的关系。学校教育到底是干什么的?现在学生上小学是为了上中学,上中学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找工作。在这样一个话语体系里,根本没有培养人的问题,没有为生活做准备、为终身发展做准备的问题。
当前我们的教育本身并不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当教育和生活有了真正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才更有意义,学生的学习也才更有兴趣;相反,学习脱离了生活和人自身的体验,学习就是枯燥的,孩子还有什么兴趣?学生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才可以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是什么,比如他在课堂上突然解开了一个生活中的秘密,他的学习兴趣立刻就可以调动起来。
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回到教育本质上,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而不是工作之后挣大钱才快乐。为什么孩子们感觉到今天的学校生活最苦、最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生活有很大的距离,都是和自身体验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02
教育要唤醒孩子内心自我成长的需要
看待压力,关键要看清楚这种压力来自何方。是自己内心的一种需要,还是家长、学校强加给他的。当前学生感受到的压力多是系统体制下的压力,而不是内心自我成长需求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又一个重大的问题。
考大学是为了什么?不少学生认为,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我的父母和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没有把自己将来的事业,同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没有对国家未来的关心,更没有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现在我们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看不到蓝天,喝不到清水,但我们给了孩子这种人文情怀吗?
这种教育缺失之后,便造成了孩子境界的短视。他们没有自我内在发展动力,没有强大境界支撑下的动力,所有的压力都来自于学校、教师和家长强加的通过考学改变命运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孩子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我们的孩子没有学会自我管理,因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没有给今天的学生提供独立自主能力成长的空间。
当我们培养的高中生缺乏学习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我们的人才培养就是非常值得忧虑的。我曾经提出“有大德才有大智慧”,大德是什么,是国家情怀、社会情怀、人类情怀,没有这种大德他就不会有大智慧。
钱伟长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钱伟长是依靠历史和语文考了满分进入清华的,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但是他却成了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为什么?日本人入侵中国了,他要报效祖国,就毅然放弃了中文,改学了物理。他没有物理学的基础,可他成了这个领域的大家。这说明情怀和境界是决定人生和事业高度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所谓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要我看来,就是要唤醒学生内在的追求,没有内在的人格的自我觉醒、自我意识的觉醒,外在的所谓各种压力,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所起的作用不仅是短暂的,而且就学生的终生发展是极其有害的。
不能不说,一些高中生离校时采取的极端发泄方式,不少高中生一旦进入大学就迷失方向、不愿意学习,就是这种恶果的直接体现。
03
减负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真正目标
我不赞同减轻课业负担这个说法。我认为,应该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结构和状态。什么叫性质?从被动到主动学习。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什么重?是因为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结构,就是学习内容不能是单一的,必须是多元的。既有书本学习,也有实践学习;既有课堂学习,也有校外的学习;既有制度化学习,也有自主的学习。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是有兴趣的,是有效率的,没有兴趣、没有效率的学习负担是无意义的。
我一直在传播一个观念: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是减轻负担,而是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结构和状态,让每个学生每天除了正常的吃饭、睡眠、交际之外,都能过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与生活。
因此,谈到减负,只做“减法”,没有“加法”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减学生过重的、单一的、单调的、被动的知识学习负担,同时要增加学生长期缺失的社会实践、读书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04
中国学生缺失三种“素质”
我对中国教育有一种深深的忧虑。今天,中国的学生热情、开放、自信,但却严重缺乏强烈的学习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是学生最重要、最宝贵的学习素质,是引领、促进、保障学习有效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品质;独立性,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对生活的自主处置能力、对问题的自主判断能力,等等;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对家庭所担负的自我使命。
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最大差别。而这三个要素又恰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个人的情怀和境界,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当下的学习,而且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和事业的高度。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
05
择校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说到底,择校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改革开放之后,为了所谓的“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国家还是集中财力办了一批重点学校。这个问题一开始并不突出,等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的时候,资源不均衡问题就十分突出了。
2006年,《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把均衡发展上升为国家政策。解决这个问题,一要抓资源配置增量均衡;二要通过标准化学校建设,解决学校之间存量差距过大的问题。三要通过促进优秀校长和教师的流动,解决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这恐怕是我们各地下一步要突破的难点。
我认为,因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差距带来的择校应该解决。但由于学校办学特色和个性不同,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徙和长期流动等因素带来的择校问题会长期存在,所以我们对择校要持历史、客观的理性态度。当资源配置相对均衡,校长和教师顺畅流动,这一切形成制度化,还存在择校问题,怎么办?这时学额的分配要有公平的办法,要有民主的监管机制。比如电脑摇号就是个好办法。
06
不反对基于内在兴趣的校外班
选择兴趣班的关键在出发点。比如奥赛,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奥赛班的出发点就有一些功利,他们把奥赛作为敲门砖为孩子升学做准备。这跟人的天赋和成长是没有关系的,很多参加奥赛的孩子并没有天赋,奥赛变相成为扼杀人才的一种工具。所以我主张各种奥赛必须和升学的功利价值分开,不能把它作为升学的敲门砖。
三年前,山东省把所有的社会证书考试和中考切断了关系,包括奥林匹克竞赛都不能作为升学的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呼吁,高等学校自主招生也应该和奥赛切开,各种奥赛的金牌获得者不能直接获得升学资格。
将来我们彻底把这些功利切开以后,才能引领家长让孩子因兴趣、因天赋、因素质而参加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真正喜欢的兴趣班、奥赛班,而不是直接把它作为敲开各级各类学校大门的“敲门砖”。
07
没有效率的学习,
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差
爱孩子是人人都会的,对于父母来说这是天然的本能。但是会爱孩子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真正爱孩子是尊重孩子,要知道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短处。
教育是有规律的,也是有方法和科学的,从整体上讲,家长的教育素养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当然这不能一味地指责我们的家长,实际上学校的工作做得并不好。很多学校是挂着家长学校的牌子,但是很少和家长就教育孩子的科学问题真正进行过沟通。比如:我们开了许多必修课、选修课,家长认为不必要,认为只要开好考试科目就行了。他们不懂得,课程就像一个营养菜单,讲究科学的结构和比例问题,这些都需要跟家长沟通。
必须要让家长了解关于课程开设的科学知识,学10个小时未必比8个小时成绩高,如果缺乏学习兴趣、不讲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话,学生的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会越差。
“勤奋”是一个好品质,如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勤奋会带来好的效果;如果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一个人越勤奋,其恶果会越严重。没有效率的勤奋只能扼杀孩子的发展。
学校教育孩子的是什么就分享到这里,2024年毕业的初三高三同学,多多关注职校信息网,及时填写个人信息。我们有专业的升学规划指导老师一对一免费协助同学们选报学校。你若有其它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福利:2024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免费获取学科资源网部分学习资源(网址https://www.yingyanwk.com)。
来源 | 内容来源于网络信息综合整理。(声明:“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