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院校特辑军校篇:有志青年从军建功,热血男儿矢志报国(有为青年立志从军,热血男儿精诚报国)!
大数据学院编辑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军队、军旅、军人,似乎是每一个男孩子都有过的梦想,或似空中雄鹰,或如海中蛟龙,或比陆上铁马,着一身军装保家卫国,将男儿气概尽情挥洒。在当代,报考军校便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
有志青年从军建功,热血男儿矢志报国!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我国那些实力顶尖的军事类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在新中国的东北方向,曾经有一所声名显赫的军校,她仅有短短的十三年军龄,但却为中国的国防工业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同时也为后来的两弹一星,运载火箭,载人航天,航母,核潜艇,先进战机,深潜器,银河计算机等大国重器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它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由于校址位于哈尔滨的缘故,通常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哈军工"。
过往的辉煌:
建国后百废待兴,军事工业需要科研人才,抗美援朝战争也使得高层深刻认识到军事科技、军事工业的重要性,一所培养专门军事人才的重点高校提上日程。1953年9月1日,一阵嘹亮的军号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响起,这号声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多年后人们才知道,它宣告一个历史的秘密,一所神秘的军校开学了。
这所军校的校门从来没挂过校牌,但吸引了中国最高层的关注,周恩来总理两次视察,朱德委员长来过,邓小平来过,国防部长彭德怀进校三次,十大元帅有八位来过。陈赓大将首任院长兼政委。
哈军工最早源自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
在南京孝陵卫(今南京理工大学所在地)开学,
1950年1月迁往重庆,改称“西南军区军政大学”,
1953年调迁哈尔滨,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
使学校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了足够的全国的优秀军事技术教育资源。
在学院筹建、发展阶段,国家为其输送了一大批知名的专家、教授,
成为学院迅速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给学院的拨款总是宽松的,
有时甚至特事特办。
超常规的建设和发展速度使哈军工一建立就处在很高的起点,
因而使军工建院后很快就处于良性发展的十分主动的位置。
苏联专家顾问团协助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
成为创办学院的重要支撑力量。
先后到军工工作的苏联顾问、专家累计近160名,
他们为学院的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才遍四方:
哈军工17年,培养一万多名毕业生,
毛泽东亲自批示,学院每年毕业学员以800人为限度。
但是,却成为中国建设的栋梁,
成材率十分之高。
就是从这里,走出了100多位将军,
100多位省部级领导,
1000多位科研院所领导、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其余厅局级领导、上校大校就不计其数。
1966年4月1日,对哈军工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
全体军人集体转业,学院改变体制,退出部队序列。
在这一天,所有哈军工的干部、教员、学生,
在校园里默默地摘下了代表着军人身份的领章和帽徽。
从此,原来意义上的哈军工已经不复存在了。
牛极一时的哈军工最终没有逃脱被肢解的命运,
但是它的衍生学校都发展壮大,
诞生了所谓的国防七子。
它们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技术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那我们接下来就看看“哈军工”的嫡系学校——国防科技大学以及其他实力军校吧!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哈军工”创办于抗美援朝期间,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其卓越的办学成效铸就了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丰碑。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和长沙政治学院并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中央军委决策,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并将军委装备发展部第63研究所划入,重建国防科技大学,归军委建制领导。
优势学科:
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获评A类学科数8个,其中A+档学科数4个,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11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纳入国家一流学科“培优行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研发成果:
“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天拓”系列微纳卫星、高能激光、激光陀螺、超精加工、磁浮列车等。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前身是经毛主席亲自批准,于1949年11月建立的大连海军学校机械系,首任校长是时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1954年开始独立办学,更名为海军机械学校,是建国后第一所正规的海军军事高等院校。1960年组建海军工程学院,1961年接收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部分专业,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69年从大连搬迁到武汉,1999年与原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海军工程大学,被确定为全军五所综合大学之一。2017年7月,经习主席亲自批准,新调整组建的海军工程大学成立,2018年被确定为全军重点建设院校。学校承担海军31.5%本科和41.5%研究生教育培养任务,为海军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军事人才,走出了近百位共和国将军和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海军军官的摇篮”。
优势学科:
开设34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海军绝大部分专业领域。电气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30%。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研发成果:
学校曾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可储存液体火箭推进剂、第一台“巨龙号”内燃机车。“舰船新型供电系统”“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某型双绕组发电机系统研制”“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和“电力集成创新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首创的“交直流电力集成新技术”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年度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交直流电力集成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陆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2017年以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主体和重庆通信学院、工程兵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为基础调整组建,是我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综合性工程大学。
大学各组建单位办学历史可分别追溯至上世纪30至50年代在江西宁都创办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在黑龙江哈尔滨创设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在山东诸城创建的“军械干部训练队”、在江苏南京创立的“二野军大”和在吉林通化创始的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在各个时期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坚骨干和力量。
优势学科:
现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十三五”军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6个,“十三五”省级重点学科12个,拥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多个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前列,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评估结果为A类,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学科均跻身ESI全球前1%顶尖学科排行榜。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由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组成。1999年,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原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原信息工程大学和原外国语学院合并组建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优势学科:
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军队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测绘科学与技术获评A+,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评A-。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海军军医大学
海军军医大学地处上海,创建于1949年 时称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1951 年定名为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由原总后勤部转隶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2017年转隶海军,组建海军军医大学,对外可称第二军医大学。
学校是一所培养卫生事业专门人才的全国重点医科大学。近7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训,逐步形成了以"博雅、仁爱、笃行”为精神内核的”红十字方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校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援柬援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重大军事任务,出色完成了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埃博拉、亚J湾护航、极地科考、和谐使命等非战争军事行动。
优势学科:
学校设有全国唯一的中医学八年制专业, 现有的海军医学系、卫生勤务学系、中医系、麻醉系均为全军唯一的专业系。学校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数2个,二、三级国家重点学科数26个;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3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学校始终处于全军院校和全国医科院校第一方阵,在2019年最新世界大学排名(ESI) 中,有7个学科入选全球前1%,位居全军院校第一。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看了这些军校,你心动了吗?
有志青年从军建功,热血男儿矢志报国就分享到这里,2024年毕业的初三高三同学,多多关注职校信息网,及时填写个人信息。我们有专业的升学规划指导老师一对一免费协助同学们选报学校。你若有其它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福利:2024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免费获取学科资源网部分学习资源(网址https://www.yingyanwk.com)。
来源 | 内容来源于文内高校信息综合整理。(声明:“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