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痴儿指的是一个心思单纯、天真无邪的孩子。他完成了家里的事情后,来到了快阁,靠着晚晴的天空,欣赏着东西方向的美景。
新内容:
纯真的孩子完成了家里的事情,来到了快阁,倚靠在晚晴的天空下,欣赏着东西方向的美景。
千山之间,秋天的落叶如雨般飘落,天空辽阔无垠。澄江之上,皎洁的月光倒映着清澈的水面,分明可见。
佳人已离去,朱弦无法再奏响。青眼只能借着美酒来忘却。
返舟归家吹长笛,心与白鸥结盟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出生在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不仅擅长诗歌和词曲创作,还精通书法和散文写作。
在文学界,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晃补之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与苏轼一起被称为“苏黄”。黄庭坚将诗歌创作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被尊称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许多独特作品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苏轼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对黄庭坚的诗作非常欣赏,两人经常相互交流,互相切磋书法和诗歌艺术。
福利:2024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免费获取学科资源网部分学习资源(网址https://www.yingyanwk.com)。
客服连接:shen1318387
当时,宜宾市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尊苏黄二人的塑像,他们是宜宾的历史名人,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然而,由于大水的冲击,整个广场都被淹没在水中。
在这片汪洋中,苏黄二人的塑像依然屹立不倒。他们的身姿笔直,仿佛在宣示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尽管周围的建筑物已经被水淹没,但他们却像是守护者一样,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尊严和历史。
这幅画面让人们感受到了宜宾人民的坚强和勇敢。他们在灾难面前展现出了团结一心的力量,共同抵御洪水的侵袭。苏黄二人塑像在水中的画面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象征,激励着每一个宜宾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大水给宜宾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这个城市依然充满了希望和勇气。苏黄二人塑像在水中的画面,成为了宜宾人民坚韧不拔的象征,也让人们看到了灾难中的希望和重建的力量。
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他的诗作遭到御史台谏官李定等人的弹劾,最终被投入御史台监狱,这一事件被称为“乌台诗案”。而黄庭坚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调任为吉州太和县知县。
黄庭坚在地方任职期间,积极深入基层,关心百姓的困难和疾苦,并为当地居民做出了许多有益的事情。然而,由于他对百姓的关怀与上司的意见不合,导致他经常遭受批评。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宁可忍受责骂,也不如西江之水般能够缓解饥饿之苦。”这句含蓄的表达传达了他内心的不满情绪。
黄庭坚在太和任职三年,即元丰五年秋,对繁琐的官务感到极为厌倦,渴望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完成了公事后,登上附近澄江上的快阁。他靠在快阁的栏杆上,眺望远方的晴空和晚霞。
秋山连绵起伏,高树落叶飘零,天空更显广阔无垠,澄澈的澄江在快阁下静静流淌,黄昏时映着一弯新月,更加清晰可见。大自然的美景让黄庭坚深深陶醉,于是他拿起笔写下了七律《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匆匆赶往东西快阁,依靠着晚晴的清风。
千山之上,落下的木叶在天空中飘舞,远处的天空显得无限广阔。澄江之畔,一轮明亮的月亮倒映在江面上,清晰可见。
佳人已离去,朱弦不再奏响。青眼只因美酒而放纵。
远航归来吹长笛,心与白鸥结盟情。
在广袤明净的秋天里,他的精神境界显露无疑。
因为找不到知音,我决定放弃弹奏琴弦,只能借着清樽美酒来勉强寻求快乐,稍微安慰自己一下。我多么希望能够乘上回家的船只,吹奏着悠扬的笛曲,回到故乡。我的心早已与白鸥订下了永远不变的约定。
关于知音的身份,诗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可能是苏轼,也有可能是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思念家乡,怀念挚友,渴望与他们畅谈、畅饮,但现实却不允许。
黄庭坚的《登快阁》被誉为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情感丰富,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感受,同时在表现手法上也独具特色。因此,后世常常以这首诗作为黄庭坚主要风格的代表作,世代传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