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杉杉创始人郑永刚因病于2月10日离世,结束了他那位“中国第一裁缝”的传奇人生。
郑永刚,一个来自宁波的裁缝,以其成就了一个服装王国而被人称为“中国第一裁缝”。他被誉为“红帮裁缝”,尽管他本人并没有真正从事过裁缝工作。
宁波地区也有许多人和郑永刚一样,他们同样具有杰出的成就。
在商业领域,李如成和马建荣至少有和郑永刚一样出色的表现。
这3位宁波裁缝都有着相当传奇的故事,他们创立的品牌名字来源非常有意思,而且鲜为人知。这其中有一个是宁波裁缝,还被称为“红帮裁缝”!
福利:2024年毕业生及准备创业的人群,可以免费获取商道资源源网部分创业资源(网址https://wz.yingyanwk.com)
微信红包封面创业项目推荐
没钱了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创业项目?
微信红包封面项目在中国春节这一特殊时期具备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潜力。通过抓住用户对于个性化红包的需求,提供创意设计、生产销售和定制服务,您可以在这个创业领域中获得成功。希望能够为宝妈、大学毕业生、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急需用钱的用户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祝您创业顺利!
微信红包封面批发网址:http://hongbao.sumedu.com/#/shop/hb?key=jYCeI30901
微信红包封面零售网址:http://hongbao.sumedu.com/#/shop/hb?key=RHUnI37863
微信红包封面怎么弄(微信封面红包批发及零售咨询)专属客服薇信:shen1318387
100年前的上海出现了一位备受赞誉的裁缝师,他被称为“红帮裁缝”。然而,这个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据传说,这件事与一个鄞县(现鄞州区)的居民有关。
宁波古称“鄞”,后来因为“海定则波宁”的含义改名为宁波。可以看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宁波与海洋有关,而与裁缝无关。
嘉庆年间,张尚义是宁波鄞县人,在出海时遇到了强风浪,不得不寄居在日本横滨码头。在那里,他依靠修补衣物度日,并逐渐学会了做西装。最终,他在日本开了多家西服店。
在这个老乡的榜样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前往日本学习制衣技术。
自1840年代开始,随着上海逐渐成为一个大都市,对西装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导致大批宁波裁缝涌入上海。到1940年代末,上海拥有701家西服店,其中有超过420家是由宁波人开设的。因此,“红帮裁缝”在上海声名大噪,而鄞县也因此被称为“红帮裁缝”之乡。
“红帮裁缝”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它结合了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红帮和裁缝。红帮可能指的是中国的红色文化,代表了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理念。而裁缝则代表着传统手工艺和技能。因此,将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可能是为了突出这家裁缝店与传统技艺和社会主义理念相关联的特点。
有两种说法关于他们的来源:一种说法是他们主要来自宁波奉化江两岸,在宁波口音中,“奉”与“红”相同,所以“奉帮”被叫成了“红帮”;另一种说法是他们的客户主要是被称“红毛鬼子”的老外。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上海滩,无论因何原因,“红帮裁缝”都名声远扬。
李如成、郑永刚、马建荣等要登上历史舞台,可能要等上40年,但他们的故事无疑将是非常精彩的。
1、杉杉的名字,来自厂里的三棵树
有趣的是,鄞县与一个人也有关联。
1985年,一位年仅27岁的退伍军人被任命为鄞县棉纺厂的厂长。
郑永刚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1958年出生。18岁时入伍,期间展现出了裁缝的精细技艺。据说上世纪70年代,他在辽宁大连旅顺当兵时,甚至能开着解放大卡车沿着细细的两根钢轨过河。
他成为厂长后,很快就让这个棉纺厂的效益大幅提升。
1989年,经过4年,郑永刚再次被调到宁波甬港服装总厂担任厂长,当时这个厂已经濒临倒闭,3年内换了3个厂长,亏损了千万元。
不久前,厂长郑永刚乘火车从深圳到广州,对面坐着一个年轻人,穿着一身进口的旧西装。这让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年轻人不选择购买我们物美价廉的新西装呢?
返回工厂后,郑永刚提出了专注于西装市场的想法,并表示要“打造中国西装第一品牌”。
“水杉先生”
杉杉。
接着,他借了30000元,前往中央电视台,很快电视上播出了“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随后便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
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股。当时,杉杉年产西装36万套,是国内最大的服装企业之一。
将来,郑永刚因为他的技艺而被誉为“中国第一裁缝”,但事实上,他从未当过真正的裁缝。
多年后,杉杉不仅继续从事西装业务,还扩展到锂电池的负极材料行业,并投资了多家金融企业。据说,他更喜欢被称为“金融家”而不是裁缝。
2022年胡润百富榜显示,郑永刚的财富为80亿元,较去年下降至达135亿元。
2、“裁缝股神”李如成
李如成比郑永刚年龄大,他比郑永刚开始从事服装行业的时间也更早。日后,他因其在服装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功而被称为“裁缝股神”,但实际上他并不是真正的裁缝。
李如成是宁波人,1951年出生在上海。1958年,随父母下放到了宁波段塘村。直到1981年,已经30岁的他才被安排到专门为安置知青而创办的青春服装厂,开始了工人生涯。
这个企业依靠为镇上的国有服装厂缝制边角料来维持生计。
1982年,青春服装厂面临着困难时期,厂方宣布暂时放假3个月。这一决定实际上是因为厂里已经濒临倒闭,未来能否重新开工还难以预料。因此,许多员工开始寻找其他出路。
李如成在回宁波过年的路上遇到了老乡刘宝华,刘宝华向他提到,吉林辽源市一家经编厂有一批卖不出去的库存面料,希望能找到一个加工厂将其制成成衣。
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前往吉林,并在一星期内运回了12吨面料。有了这批货物,青春服装厂获利20万元,成功度过了难关。员工的工资也从28元涨到了78元。
李如成很自然地受到一致推举,成为了厂长。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青春服装厂在李如成的领导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与上海国企合作开设了衬衫厂,并成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北仑港”牌衬衫。
1990年,李如成带着他的“北仑港”牌衬衫,到北京找一位教授,请教如何把企业做大, 教授认为这个品牌地域色彩太了浓,还不好记,很难做大。
李如成决定改名,但是他不知道改成什么好。当时正流行着“洋名”,他也想要一个更有国际范儿的名字。
“青’春的英文是YOUTH,他就改了一个字母——YOUTHOR,音译过来就是尤索尔。”
这就是雅戈尔的由来。
1998年,雅戈尔跟随其他知名服装品牌一道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服装品牌之一。
当然,李如成日后不仅仅局限于服装行业,还开始涉足房地产和投资等领域。投资带来的收益一度远远超过服装,目前房地产和旅游康养业务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大约2/3。
几年前,李如成的投资带来了400亿元的收益,其中包括中信证券等投资,因此他被誉为“裁缝股神”。
3、财富曾达800亿的裁缝首富
第三个人,是真的擅长做裁缝工作,一直以来都从事服装制作工作。
他的名字叫做王强,实际上是来自绍兴的。
马建荣的父亲马宝兴是一个裁缝,从小就到上海当学徒。他曾到日本学习技术,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成为了上海针织二十厂的技术副厂长。
马建荣,生于1965年,自幼不喜欢读书,而是热爱裁缝。在13岁辍学后,他决定成为一名裁缝学徒。
1990年,宁波北仑区政府与澳大利亚五洲织造有限公司、上海针织二十厂合作投资建立了一家服装厂。在合资过程中,三方分别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设备采购的责任,并共同协助选购原料和销售,以及派遣管理和技术人员。上海针织二十厂派出了马宝兴担任该合资厂的副总经理,作为高级管理人才为合资企业提供支持。
这家厂的名字来源也很有意义,为了强调上海特色,选择了一个“申”字,为了展现国际视野,加入了“洲”,最终取名为——
申洲。
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了服装代工行业知名的申洲国际。
申洲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公司,年轻有为的马建荣在25岁时加入了这家公司。
起初,申洲集团的业绩并不理想,但他们一直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正如大家所知,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曾亲自砸坏公司的冰箱以表明质量承诺。申洲集团也曾因为一批婴儿服装在水中易褪色而宣布召回。
直到1997年,获得优衣库的订单一事,对申洲来说至关重要。这标志着申洲正式迈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同年,马宝兴将申洲针织厂交由马建荣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申洲的客户群体逐渐扩大,包括耐克、阿迪等知名品牌。
2005年,申洲国际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马建荣与郑永刚、李如成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申洲公司一直专注于服装制造,并致力于将OEM做到极致。申洲公司被誉为服装行业中的“富士康”,同时也逐步向ODM模式转型。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上市公司申洲国际的营业收入达到238.45亿元,而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更是超过360亿元。
目前,申洲国际的市值已经达到1400亿港元,而去年该公司的市值曾一度突破了3000亿港元。
2021年,马建荣以820亿元的财富名列胡润百富榜,而2022年他的财富降至400亿元,仍然是中国服装行业的首富。
宁波有三位传奇的裁缝,他们代表着“红帮裁缝”的传统。然而宁波总共有约840家规模以上的纺织服装企业,曾产生了许多风靡全国的品牌,如太平鸟等。
郑永刚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将继续传承,宁波将有更多的“裁缝”继续传承他的工匠精神。
对于中国古老的城市宁波来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裁缝”在这里。除了传统的裁缝艺术外,宁波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裁缝”,如茶叶裁缝、木雕裁缝和海鲜裁缝等。这些特殊的“裁缝”代表着宁波丰富的文化和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