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105周年诞辰之际,新书《南师的背影》已经推出。
南怀瑾先生生前身后事,作者如实记录所见所闻;南怀瑾先生的点滴教化,作者于生活、工作中时时参省,故有了这些求真求是的文字。
福利:2024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免费获取学科资源网部分学习资源(网址https://www.yingyanwk.com)。
摄影师王苗老师在南师晚年定居的太湖大学堂拍摄了这张南师背影照。照片拍摄于2011年4月,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
2012年9月29日,是十年前的中秋前夜,太湖南岸的皓月清辉,目睹了南怀瑾先生(1918—2012),一代文化巨擘的离世,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
2022年9月9日,在纪念南怀瑾先生逝世十周年的线上活动上,宗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提到,南怀瑾先生留在他脑海中的一个画面是他的背影照。他对此深有感触。
这是一个孤独的背影
这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他经历了很多风雨。照片中的他穿着一件坎肩,手里拄着一根手杖,脚踏布履。瘦瘦的身影,却展现出坚定的步伐,在风雨长廊中独自前行。黑白的光影中,历史的沧桑与重量仿佛凝固其中。
南师从老师手中“接棒”,并且发扬光大。在晚年时,他常以“无门无派无弟子”自况。南师感叹“教育无用”“后继乏人”,并且觉得“老朋友们一个个都离去了”,“老”为众“苦”之首。有时见他独坐一隅,默然无语,虽然身边人来人往,却“旁若无人”。这何尝不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独、知音难觅的忧伤。
这是一个坚定的背影
这位老人是个一生都充满着求知若渴,志向坚定的人。“纵使面对千万人,我也会义无反顾前行!”年轻时的他在峨眉山立下了宏伟的志向:“我要为传承中华文化百年之未有而努力奋斗!”;中年时,“身在他乡成为异乡人”时,他高呼:“我要为捍卫民族文化而奋斗!”;晚年回到太湖边,他办起了学堂,教诲着孩童,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坚持不懈。
到了晚年,南师急迫感更加强烈,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和誓愿,他废寝忘食,日夜奋斗,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担当。这样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们这些“现实”的现代人很难相信世间还存在着这样的人物!
南师用一生兢兢业业,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挽救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这个故事成为老一辈中国人的文化精神象征和榜样。
这是一个时代的背影
南师生前和身后,都伴随着赞扬和批评,这表明他一生中始终备受关注。正如南师在《狂言十二辞》中所言:“赞扬时受尊崇如菩萨,批评时却被贬为小人。”以某种意义来说,南师的离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慢慢逝去,就如同一个时代的背影一般。
现在我们的教育已经普及,知识的覆盖范围也更广,这一点和三十年前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然而,我们青少年的学术思维以及在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救亡图强方面的精神和心理,却远不及上一辈的老少年们。
南师曾经的这番“警告”仍然是我们当下应该引以为戒的警示之辞。时代变迁,南师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处于新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能否在前人的教诲中找到无愧于他们的行动,是否能够实践自己的承诺,让自利与利他成为实际行动。时光将会是最好的见证和检验。
南师一直以来都有着众多后人、学生和追随者,他们继承了南师的理念和精神,有的著书立说,有的传道授业,有的致力于实业兴邦,有的从事慈善公益事业。虽然他们的能力和天赋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在努力、坚守和传承南师的事业。其中,刘雨虹先生(1921—2021)尤为突出,他以“忘年忘生忘自己,念佛念法念师恩”为信条,一生致力于弘扬南师的文化事业,不遗余力,甚至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南师瘦削却坚定的身影前,一些人将他视为“明灯”,尊之如“神佛”,但这种“神化”和“神秘化”的现象引起了担忧。他的言行被过度解读,甚至出现了一些“个人崇拜”式的宣传,可能会导致“捧杀”现象。刘雨虹老师曾表示:“南师不需要别人捧他,也反对搞个人迷信。”这种行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任何好处。
也许,我们将不得不直面一个严峻的事实:现今的学习者们,可能很难做到像先贤一样高超,更不可能达到超越先贤的境界。如何避免自身道德修养的减损,我同意这样的观点:要更多地阅读先贤的著作,以此来更好地缅怀他们。老老实实做人做事,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贻误前辈,不愧来后人,虽然不容易,却是值得的。
2022年9月写于苏州吴江
(查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