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跟孩子谈成绩问题(“妈妈,我这次没考好…”父母这样聊成绩,孩子学习后劲足)
大数据学院编辑部
又到期末考试时间,孩子成绩出来了吗?
每次考完试,总是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弦,有人欢喜有人忧。
家长如何跟孩子谈成绩问题?孩子考得好,父母还能略带自豪地说:“还不错!”考得不好,就变成了一种隐痛,聊着聊着有的父母便如坐针毡,连连摇头。
孩子的成绩单,成为家长的社交名片,这也让我们越来越不能平和地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
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成绩这个话题。
01
不要让孩子因为一次成绩
而丧失学习信心
孩子上了小学后,我们总是习惯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与坏。
学得好的就是“学霸”“牛娃”,学得不好的就是“学渣”“差生”,凭几次考试成绩就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
很多孩子的价值感来源于成绩,学习刚刚开始几年,就被定义成“不是读书的料”。
大人偏颇的评判以及长期的指责,让很多小孩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想起这样的两则故事——
一位家长朋友提到:
她的女儿在读四年级,作业很多,经常写到半夜,但是成绩一直平平,家里人特别着急。
有一天放学,孩子把67分的考试试卷拿给她签名,她深深地叹了口气,也许是感受到妈妈的心情,孩子跑到房间默默哭泣。
看到孩子在书桌前失落的背影,这位妈妈恍然意识到:孩子比父母更有压力。
毕竟孩子面临的不仅有考试的失败,还有最亲的人的失望。
另外一个故事:
有个11岁的男孩,学东西比较慢,平时又贪玩,渐渐变成了老师眼中“吊车尾”。
这对妈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全职在家带孩子,在孩子的学习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对这样的结果,她根本无法接受。
于是经常对孩子又是吼,又是打,孩子却越来越沉默。
前段时间孩子数学考试又没及格,她怒不可遏,歇斯底里地吼道:
“你真的是猪脑子,别念了,你别念了!”
孩子咬着嘴唇,靠在墙边,一言不发。
这句话正好被孩子外公听到,他过来摸了摸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了句:
“小宝,学不好咱就慢慢学,慢慢学。”
外公一句“慢慢学”,让倔强地站在一旁的孩子泪如雨下。
这个平时打骂都不吭声的孩子,竟然会因为一句“慢慢学”而崩溃。
我们总是认为只有自觉的学生才会在意自己的成绩,那些越是学不好的孩子,对成绩越是无所谓的态度。
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所谓“差生”表现出无可救药只是一种假象,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无助一直被大人忽视了。
他们失去了父母的爱与支持,又不善语言表达,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改变,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自暴自弃。
如果你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你就会发现他的心已经脆弱不堪,那个看到妈妈失望而默默在房间落泪的女孩,那个因为外公一句“慢慢学”而崩溃的男孩,都是如此。
换句话说,成绩越不漂亮,越能反映出孩子在学习上的无助。
正如台大教授周志文曾在题为《守候着我的“笨”女儿, 直至她花开烂漫》的文章中写过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我们的教育,让“正常的”、成绩好的学生得到鼓舞,使他们自信饱满,却使一些被视为“不正常的”、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屈辱,让他们的自信荡然。
凭良心讲,那些被轻视的“不正常的”、成绩差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是更需要教导,更需要关心的,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往往把这群更需要教育的孩子狠心地拋弃、不加任何眷顾。
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被放弃的,这一点家长和孩子都要记得,在教育的历程中,没有一个受教育的人是该被放弃的。”
不论孩子考得好坏,家长首先应该摆正心态,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想要变好,只不过有时候他管不住自己,习惯没养好,有时候确实是能力没有跟上来。
作为父母,我们要从成绩单上看到孩子学习上的无助,看到孩子的努力或者在某些方面比较好的表现,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
重复的攻击和批评只会把孩子导向一个负面的结论,哪怕是督促孩子学习,我们也应该是对事不对人。
02
成绩最大的意义是“诊断”
成绩确实很重要。
但它的重要性不在于定义孩子的好与坏,而在于“诊断”。
它是前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测验和总结,而从中发现的问题就是下一阶段学习的指导。
“诊断”的内容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我们和孩子聊成绩时,应该让孩子将具体学习行为与分数建立联系。
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反映出什么,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题目实战太少,还是非智力因素,如缺乏学习兴趣、专注力差,抑或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问题。
比如,基本的概念掌握不牢、词语课文记忆不牢,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复习课本,背诵记忆,薄弱部分多做题加以巩固。
从成绩分析出问题,提醒孩子,为了让成绩更上一层楼他们可以做些什么,孩子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渐渐地也会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努力的价值。
正如儿童心理教育专家田宏杰在《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中写道:
要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我们不需要盯着成绩,这种成绩型目标对孩子的成绩提高没有作用,我们要让孩子掌握提高成绩的方法,让孩子将学习过程与学习成绩建立联系,在过程上努力,掌握方法。
家长只要找出成绩背后的问题所在,看到孩子成绩背后的东西和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通过合适的方法积极地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
千万不要因为一次的成绩就得出二元对立的评价,家长对成绩的温和的态度,也会给予孩子动力,心态更积极,行为上也更自觉。
03
我们应该如何聊成绩?
♡1.调整心态
纪录片《差生》中一位妈妈曾说:
“我一直相信孩子,不忍心过多责备他。因为当孩子落后时,他会感到疲倦、被攻击,这时孩子需要知道自己是被爱的,家是安全的。”
有父母“兜底”的孩子,孩子对学习越是有信心。
父母的心态是影响孩子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积极的父母传递积极,悲观的父母传递悲观。
试着接受孩子现阶段的水平,学得好,我们继续鼓励支持;学得不好,不要急,不要放弃,孩子需要的是具体的指导和关心,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成绩没有达到期望,不仅会攻击孩子,而且会否定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家长。
孩子某次没考好就陷入焦虑: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吗?明年的小升初考试怎么办?以后上不了好大学,这辈子不就完了吗?
这种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就变成了打击、否定和逼迫。
从这个角度而言,父母比孩子更加需要“抗挫力”。如果父母能有平和的心态以及怀有对孩子的信心,更能帮助孩子从容地面对学习上的种种问题。
所以,不管成绩如何,也要给孩子一个拥抱,考得好,不吝啬你的鼓励和笑容,考得不好,也要安放好自己那颗焦虑的心,成为孩子的队友,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学习是场马拉松,跌倒再爬起来,来得及的。
♡2.询问孩子的感受
每次考试结束,我们可以利用开放式提问,引导孩子自己去评价,比如:
- 你的感受是什么?
- 你感觉怎样?
- 这个成绩达到你的目标了吗?
这是孩子的自我评价,让他们自己聊聊对学习的看法,这个问题也是在暗示孩子:学习终究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可以自己去设定一些目标。
有的孩子会说题目太难了、有的会说老师题出得太偏、有的会说很难过,没考好……
这些想法,可能你没办法全部同意,但你至少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就能及时地提醒他或者鼓励他。
♡3.合理的归因和反思
和孩子聊聊考试的总结、收获,不仅仅是学习,也可以包括生活上的各个方面:
- 你认为这次考试,有哪些地方觉得遗憾?
- 你觉得哪里还能够做得更好?
沟通时,家长也要注意语气,有的家长上来就指责孩子:“你为什么考得不好”,弄得孩子本能地就想逃避学习的话题。
我们的谈话要真诚,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困难、苦恼,以便给孩子提供更恰到好处的帮助。
带领孩子找到原因后,不要去评价对错,要顺着孩子找到的原因找出努力的方向。
这个过程,也是在锻炼孩子复盘和总结的能力。
和孩子聊成绩,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父母还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质、性格来调整具体的方式。
高分不捧、低分不骂,用温和理智的情绪、真诚的鼓励、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来引导,相信孩子的成绩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家长如何跟孩子谈成绩问题就分享到这里,2025年即将毕业的初三、高三同学,请多多关注职校信息网,及时填写个人信息。我们有专业的升学规划指导老师一对一免费协助同学们选报学校。
福利:2025年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免费获取学科资源网部分学习资源(网址https://www.yingyanwk.com)。
来源 | 本文来源于网络信息综合整理。(声明:“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